时光-流逝

157 天 9 时 7 分 42 秒


阴阳不测之谓神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阴阳二气的测量

常识让人类知道寒暑往来、阴阳二气的变化。
在医学、易学、生活中经常会用到阴阳的概念。
阴阳二气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古人在没有现代精密仪器的情况下是怎么测量的呢?
通过二十四节气来描述阴阳二气的变化。

在天上最明显的是太阳与星辰的运行,古人通过确定节气来标示出天上气的变化,通过观测到在不同的季节星象的位置来确定节气。
最早的记录在《尚书·尧典》中有“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中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这里的记录,正对应四个节气时的星象。
若昏时观天象,春分时星宿在南中天,夏至时是大火正中,秋分时是虚宿,冬至时为昂宿。

后来古人通过圭表测量日影,准确的确定了二十四节气。
通过垂直于地面立一根杆,这个杆叫表,通过观察记录它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来确定季节的变化。
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刻有刻度来测星影长的标尺叫圭。

我国主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当正午时,太阳始终处于正南方,圭表中的圭尺朝南北方向放置,垂直的表因太阳照射形成的影子正好落在圭尺上。
到了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影子最长;到了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
经过长期的观测记录正午日影,确定了一年中影子最长最短的位置,因此,确立了冬至和夏至。

两次冬至或夏至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一个回归年,在确定了回归年周期之后,人们把一年的时间再二十四等分,即得到了二十四节气。
通过圭表测量出来的结果是非常精确的。

节气反应在地上就是地气,古人为了测量地气,设计了一个实验,把12支律管置于密室,充以葭莩灰,节气一到,地气就会从特定的律管中迅速上升,推动葭莩灰飞出。

根据史书的记载,建一所特殊的上圆下方,有三重墙的密室,所有漏风的缝隙抹实,所有的墙、天花板、门还要用厚布盖严。这一套特别的房间叫“缇室”。
把12根律管埋在内室的地面下,管口与地面平齐。
律管是用竹管制成的定音器具,最长的九寸,最短的约四点五寸,按黄钟、大吕等十二音律排列。

律管的位置需要按照十二地支的方位埋好,然后在管腔内填上葭莩灰(用芦苇内膜烧成的灰),律管的管口有时还要用罗纱虚虚的盖住,实验装置即安放完毕。

到了冬至交节时刻,放在子位,长九寸的黄钟律管就会有气流从管口吹出,带动管内的葭莩灰飞散出来,管口覆盖的罗纱也会浮动或飞起;下一个月到大寒节气,在丑位的大吕律管就会飞灰,依此类推,以后每隔一个节气(这些节气叫中气),对应的律管就会飞灰,12个中气过完,12支律管也顺次飞灰。

古人通过这些实验来测量出天地之气的变化,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阴阳、五行、气,这些易学中重要的概念并不是虚玄的,古人通过自己的智慧,来认识和运用它们。

给TA买糖
共{{data.count}}人
人已赞赏
分享

脾阴虚

2020-3-1 3:18:26

分享

文炸:“中医将是世界最先进的医学”

2020-3-1 16:46:14

9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友友

    收藏,多看几遍

  2. 均衡康养

    谢谢友友打赏!

  3. 姜斛郎中

    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
    阴阳不测可以望气色也!
    神用无方可以闻音也,闻天地人三才之音也。
    是闻不是听,听是听声。
    出口为声,尚未出口为音。
    五音,乃天籁之音,天地之音,天地人神之音。

    • 均衡康养

      传统医学难学的原因是因为:
      第一,她是万维的,以方归类才能切换维度。
      第二,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人只是万物之一,只是人是五行五方全的而已。
      第三,她是具象的,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 姜斛郎中

      中医最牛的事就是开方,然后根据方来解决问题。

    • 均衡康养

      何为神用无方谓之圣?
      无方正如无为,无方而无所不方也。
      其实就是把握中道、中法门,也就是均衡。
      均衡就是中道,就是无方。
      河图洛书就是均衡,时空的均衡,时相的均衡。

  4. 姜斛郎中

    谢谢石头打赏!

  5. 姜斛郎中

    方和法的关系。
    方是六合东南西北上下,法是方运行的规律和轨迹。
    在不同维度,东南西北上下是一个整体围绕更好维度的中进行运动那就是方的运行规律。
    在同一纬度,东南西北围绕上下而运动的是轨迹。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